中醫 對我來說一直是個很神奇的存在,陰陽五行或經絡脈絡之類的真的很像咒文,幾乎聽不懂,但卻又有很奇妙的功效。
這次主要的問題有兩個
1. 朋友一直覺得我好像肩膀不一樣高,為進行測試,實拍個正面的照片,用內建照片編輯在同樣肩峰至肩峰下囊的地方延伸,可以看到兩邊呈現一高一低
2. 最近真的在家非常非常難入睡,即使已經把一整天都安排事情,但到晚上都一樣很難睡進去,有種身體卡卡的感覺。
這次選定的是在家附近的中醫,目前總共回診外科三次,但這邊要先講個又有關護理師的小故事
剛來的時候我其實搞不清楚狀況,人流也蠻多所以情況還蠻混亂,護理師可能來客多耐心被消磨掉,一到診間就蠻嚴肅的問
護理師: " 要熱敷嗎、要蒸氣嗎"
我: "痾...........不用吧" (因為第一次來看我也真的不知所以答不出來 =))))
護理師: " 你哪邊有問題?"
我: " 高低肩"
護理師: " 所以你要熱敷嗎?
我: "痾..........."
後來醫生在旁邊聽到這個尬況就幫我解圍,說我先給他看再決定。
恩好我主要就是要講,乾一開始第一次來實知道要做什麼,阿你們語氣還這麼冷,想怎樣 =)))
後來醫生先把脈 + 看背,覺得高低肩蠻嚴重就要我去躺床(據醫師說法是第12指節受傷,原因不解
療程上醫生會按照當天的脈絡跟氣血(我個人把它統稱為狀況) 看需要/適合 整骨、拔火罐、針灸還是電療,這些都是含在掛號費內的((除電療要隔一個月才能以健保補助使用
(整骨、拔火罐、針灸 & 診所給的貼布
介紹一下有點難界定的回診,根據院方的說法,有開藥才算是回診,而物理性復健、調裡這塊不用自費(拿健保卡回去就好
而我總共進診所6次,其中回診拿藥+整復*3 ,周與周間還有排一天回去(大約拿完藥後第三天或第四天的時候*3) 換言就是像周二拿藥+ 整復,周五會再回去整復,而隔週比照
(但還是要看醫生建議你多久就回來整復 (((如果沒急迫也可以一周去一次就好,把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民眾 ((((BTW其實他們說健保的點數或是蓋章什麼的我真的完全聽不懂 ^^
而在不久前拿完藥包後,醫生也放話目前有改善蠻多,可以大約一個月回診一次,算是順利從診所畢業了吧!
心得 :
1. 外科治療歷時微久,須耐心等候,抓1.5小差不多(基本上都會等別人好+ 自己也躺在床上一陣子
1.5 治療療程可長可短,需耐心調理(有些內/外症狀甚至要耗時到一兩年去治
2. 護理師真的只是太忙才比較嚴肅,心臟強大就沒事
3. 到了回診拿藥日,堅定地看著護理師說: " 我要回診拿藥" (否則他們會以為你來整復,就不幫你開藥了
4. 聽從醫生囑咐,按時整復/服藥 (真的要乖乖排期間回去整復,這樣效果才會出來,我一個月不到就有很大改善
But
5. 若非必要,請不要太常蒞臨 把醫療資源留給需要的人
這個應該是大家蠻煩惱+抗拒去中醫看病的理由,因為我個人也是無解,有很多未確定的因素在其中,很多阿公阿嬤真的是認真把中醫外科當自己家客廳三五天就來一次
站在全民安康的善良視角,我當然是非常相信他們真的是醫師說很嚴重才會需要這樣每天來整復啦,希望他們可以健康的治療,完成一系列的療程
當然如果只是來坐坐或是閒來無事的來客,那真的請當心醫療院所的疾病傳播喔